2025年3月30日 星期日

冰天雪地中試射德國新火箭「光譜」炸毀

發射日期:2025/3/30

發射地點:挪威安多亞太空港

發射重點:光譜號是一款兩級軌道運載火箭,是由德國初創公司伊薩爾航天(Isar Aerospace)研發的小型運載火箭。 該公司計劃讓光譜號成為歐洲首枚發射入軌的商業小型運載火箭,若發射能成功,伊薩爾航天也將由此成為歐洲第一家成功發射商業火箭的私營公司。

前言:火箭起飛十幾秒後出現姿態異常,隨後進行了緊急關機。在發射後四十秒落海墜毀,無人員傷亡。伊薩航太執行長梅茨勒(Daniel Metzler)事後表示,此次的首次試飛任務滿足所有期望,取得巨大成功,也驗證緊急中止發射系統是完好的。伊薩航太強調,「公司能夠收集大量飛行數據與經驗,為未來的任務應用提供參考」。

升空後不久,姿態明顯歪斜,爾後調轉箭頭飛向海面。不過,冰天雪地的發射場真夠夢幻的。

影片截自vgnett、nasaspaceflight IG貼文














2025年3月23日 星期日

淡水河岸看日落 渡船河中賞亮星

觀測日期:2025/3/23 (日)

觀測地點:淡水、八里

觀測重點:夕陽、冬季星空

前言:連續幾天晴朗低溫的天氣,終於彌補了這個雲層遮星的冬季。下午開車抵達八里左岸,沿著自行車道漫步至渡船口,上了淡水河岸已近黃昏。走走逛逛不久,太陽逐漸西沉。河岸欄杆邊站滿了與日落合照的遊客們。夕陽橘的像裹了岸邊賣糖葫蘆的糖衣似的。裸眼觀看的美麗絕非手機相機可比。越靠近地平線的太陽,沉下的速度越感快速。不一會兒功夫,僅能看見太陽從地平線下照出的餘暉。

速度為8倍速














2025年3月19日 星期三

Crew 10上太空站救人囉!

發射日期:2025/3/14 

發射地點:甘迺迪太空中心,卡納維爾角。

發射重點:國際太空站對接任務。

前言:國際太空站迎接Crew 10的到來,也說明Crew 9的任務也結束將返回地面。兩名乘坐星際客機來的旅客,Barry Wilmore和Sunita Williams也終於能返家了。這大概是這次交接最值得關注的新聞。兩位太空人在去年六月五日升空的星際客機測試飛行中,預計停留在太空站八天,卻因為星際客機太空船故障頻傳,安全考量之下,留下了兩位乘客,空船返回。兩位太空人接受地面指令,將原本八天的輕旅行改為九個月的長期工作駐留。如今終於能返家了,心裡一定非常期待。

Crew 10載著四名太空人順利升空。兩名美國太空人皆為女性。一位日本人,一位俄國人。

影片截自SciNews YouTube頻道









天龍號飛船對接國際太空站,首次有這麼清楚且漂亮的畫面。

影片截自astro_pettit IG影片















2025年3月13日 星期四

重溫10年前的經典之作:「地心引力」觀後感

上映日期:2013/10/4

影片時長:1小時31分鐘

影片重點:俄羅斯炸毀自家衛星時造成連鎖反應,無數衛星碎片在地球軌道噴射。執行哈伯望遠鏡的兩名美國太空人遭受波及,命在旦夕。女主角用其所學及訓練所知,嘗試自救,返回地球地心引力的懷抱。

前言:十年前看過此片,如今以太空迷的身份二刷,再次震撼。片長雖只有一個半小時。放在十年前也偏短。但從影片開始不久後,絕無冷場,豪無尿點。電腦動畫非常逼真,無重力表現也非常順暢。導演使用的長鏡頭拍攝技巧更是高超,一鏡從頭拍攝到災難來襲。平靜無寂的太空,瞬間化成無聲煉獄。比子彈還快速好幾倍的太空碎片暴虐至極,所經之處,無一倖免。

影片開頭的長鏡頭非常引人入勝。太空梭之外,太空人正在維修哈伯望遠鏡。幾項已進入太空歷史的產物映入眼簾。退役的太空梭,退役的望遠鏡和僅使用三次的載人機動裝置(MMU)。

影片截自電影畫面












2025年3月12日 星期三

觀測日期:2025/3/12

觀測地點:新北市

觀測重點:月亮

前言:再過兩天就是滿月了,也是今年第一次月全蝕(台灣地區看不見)。剛升起的月亮因為週遭地景的影響,會顯得特別大顆,特別美。


2025年3月11日 星期二

第一部在太空拍攝的長篇電影:「挑戰」(俄語:Вызов)觀後感

上映日期:2023/4/20

影片時長:2小時45分鐘

影片重點:此片是第一部在太空(國際太空站)拍攝的長篇電影。

前言:演員包含三名太空人,歷時兩週的時間在太空站上拍攝。畫面取景在太空站俄羅斯艙段和穹頂。這也是首次由單人操縱聯盟號起飛對接和脫離返回。劇情單純卻吸引人。一名在太空站執行艙外維修活動的太空人,被機具重創胸部導致呼吸困難。如果強行返回,在G力的影響下,必死無疑。最後決定送一名胸腔外科醫生上太空站進行手術。近三小時的片長並無拖泥帶水。從悲劇發生,到醫生們接受訓練並逐一被踢除名單,再到女主角上太空進行手術過程。最後順利返回,每段都很吸引人。會非常期待上太空的片段,因為知道是真實拍攝,無須特效或道具,直接上無重力環境效果,不是逼真,而是完美。

聯盟號發射最精彩的,莫過於助推段的十字翻滾脫離。

影片截自電影畫面








2025年3月10日 星期一

連看兩顆光點飛越夜空:國際太空站&哈伯望遠鏡

觀測日期:2025/3/10 (一)

觀測地點:新北市

觀測重點:國際太空站、哈伯望遠鏡

前言:難得遇上北部晴朗的夜空。趁著帶小孩出門的機會,到空曠的廣場,欣賞同場連映的人造衛星飛越秀。中間只間隔五分鐘左右。

國際太空站飛越仰角很高,剛好沒有建築物遮擋。





































2025年3月6日 星期四

又爆了!!!星艦第八次試飛

發射日期:2025/3/6 (四)

發射地點:星港

發射重點:部署星鏈模擬器,回收超重型助推器,星艦飛船濺落印度洋。

前言:此次任務幾乎與前次相同。測試過程竟也和前次相同。發射塔完美的接住了超重型助推段,星艦飛船則因為幾具引擎過早關閉,導致艦體旋轉翻覆,最後解體,化作無數碎片流星墜落地球。這是第二代星艦飛船第二次爆炸。仍然效果拉滿。

星艦第八次試飛,成功點火起飛暴衝。順利熱分離。第一節順利脫離返回發射塔。第三度上演筷子夾火箭。

影片截自SciNews YouTube頻道









2025年3月5日 星期三

亞利安6號火箭今年首飛

發射日期:2025/3/6 (四)

發射地點:法屬圭亞那的圭亞那太空中心

發射重點:任務酬載為CSO-3軍事光學遙測衛星

前言:台灣時間與星艦第八次試飛同天發射。這是繼去年亞利安6號首飛後,今年第一飛,也是第二次飛行。順利將軍事衛星送至太陽同步軌道。

亞利安6號順利升空。助推段順利脫離,整流罩順利拋開,第一節順利分離。

影片截自SciNews YouTube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