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測日期:2025/7/29 (二)
觀測地點:新北市
觀測重點:國際太空站
前言:這次國際太空站,剛好從北斗七星旁邊飛過。難得的好天氣,加上難得的畫面。二話不說,架好腳架,拍下了北斗七星旁的太空站飛行軌跡。檢視照片時,發現旁邊不遠處入鏡了另一顆衛星的軌跡。之後對照stellarium星圖後,判定應該是一顆叫「銥衛星」的衛星。銥衛星是一系列的通訊衛星組,但因為昂貴的通訊費,目前比較普遍用於美國國防部。有趣的是,「銥星通訊公司」的商標就是北斗七星。
觀測日期:2025/7/29 (二)
觀測地點:新北市
觀測重點:國際太空站
前言:這次國際太空站,剛好從北斗七星旁邊飛過。難得的好天氣,加上難得的畫面。二話不說,架好腳架,拍下了北斗七星旁的太空站飛行軌跡。檢視照片時,發現旁邊不遠處入鏡了另一顆衛星的軌跡。之後對照stellarium星圖後,判定應該是一顆叫「銥衛星」的衛星。銥衛星是一系列的通訊衛星組,但因為昂貴的通訊費,目前比較普遍用於美國國防部。有趣的是,「銥星通訊公司」的商標就是北斗七星。
分享日期:2025/7/2 (三)
分享地點:嘉義縣水上鄉「科學教育中心」、「北回歸線太陽館」
分享重點:初訪「科學教育中心」、再訪「北回歸線太陽館」
前言:十年的時間能發生哪些變化?蓋好一棟大樓、小孩從升上國中到大學畢業、基層員工升上中層領導、一個新創立的頻道突破了百萬訂閱、哀鳳從六變成十六......,十年的時間能發生太多事情了。十年前在嘉義念書時,造訪了北回歸線太陽館。十年後本想帶著孩子再來探索,竟已物換星移。原本的北回歸線太陽館已人去樓空,只留下斑駁的泰坦二號火箭和美國太空歷史上最資深的三座太空艙。看著太空艙外層被太陽曬到霧化發黃的壓克力罩,內心非常複雜且矛盾。當他們容光煥發時,我對他們一無所知。而當我迷上太空,愛上火箭後,他們卻已風華不再了。原本的太空展覽重心,轉移到了新建設的科學教育中心。地圖上看似不遠的距離,被一條鐵軌隔成了新與舊、現代與歷史、熱鬧與沉靜的兩種風貌。嶄新的太空基地結合了展館和周圍的親子公園,處處都能發現充滿太空的巧思。雖已不是回憶中的畫面,卻也令人無比興奮。看著孩子們在中間矗立著火箭爬竿造型的公園裡玩耍著,揉合著太空迷設定的回憶正不斷在自己腦海成形。
北迴歸線太陽館正前方廣場,橫空斜躺著的泰坦二號火箭。活躍於1959至2005年間。火箭改良自泰坦洲際彈道飛彈,為兩節式液態火箭,專門為「雙子星載人太空船計畫」所設計,又稱「雙子星運載火箭」。
泰坦二號火箭,搭載雙子星五號太空船。
![]() |
影片截自TIK THINK YouTube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