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0日 星期四

NASA最強數學家:《關鍵少數》觀後感

上映日期:2017/1/6

影片時長:2小時7分鐘

影片重點:講述三名黑人女性,在美蘇太空競賽和美國種族歧視時期間在NASA工作。並成為影響NASA太空任務邁進的關鍵人物們。

前言:此影片的太空發展背景為蘇美太空競賽起始時,蘇聯頻頻贏過美國,首顆入軌衛星,首位入軌太空人,皆由蘇聯拿下。美國雖然之後一舉登上月球輾壓反超,但一開始的發展跌跌撞撞。NASA在這樣緊張又充滿壓力的背景下,有三位黑人女性員工起到了關鍵的作用。要知道,當時美國的時代背景所歧視的正是「黑人」和「女性」。這三位分別是凱薩琳強森、桃樂絲范恩和瑪麗傑克森。凱薩琳被譽為人體計算機,利用自己強大的數學能力,計算水星計畫的返航軌道、阿波羅登月艙的教會路徑,直至太空梭計畫。桃樂絲是NASA西區電腦公司的主管,她是第一位獲得晉升並主管該中心工作人員的非裔美國女性。瑪麗成為了第一位非裔女性的工程師,在NASA工作34 年後,獲得了最高級別的工程頭銜。

艾倫·謝潑德搭乘自由7號太空船,由紅石火箭送入太空,成為了第一位進入太空的美國人。

影片截自Screen Zone YouTube頻道







約翰·格倫乘坐友誼7號太空船,由擎天神6號火箭送入地球軌道,並繞行地球三圈。成為首位進入地球軌道的美國太空人。

影片截自Screen Zone YouTube頻道







2024年5月26日 星期日

你以為是帆船,其實它是望遠鏡:《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 宇宙探索的新起點》讀後感

出版日期:2023/2/24

本書作者: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

本書重點:介紹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

前言:本書利用淺顯易懂的詞彙和解釋,讓我了解韋伯望遠鏡的偉大。它作為哈伯望遠鏡的繼承者,在性能和效用上更超前輩們。我起初也沒有搞得很懂,韋伯究竟是什麼?首先是因為如此科幻的造型其實第一眼看到真的不會覺得是一架望遠鏡,更像要航向宇宙的一艘船(我原本以為韋伯是像航海家號一樣一直往外飛,但其實不是!)。其次它的名字翻譯也跟前輩「哈伯」只差一個字,真的容易搞混。簡單來說,哈伯已經工作30年要退休了。韋伯在2021年12月25日聖誕節當天發射升空成為望遠鏡家族的最新繼承者。哈伯的工作軌道在地球軌道,晚上有機會也能用肉眼觀看的到。韋伯的工作軌道稱為「拉格朗日點2」,是在地球和月球更外面的一個平動點(是一個受太陽和地球萬有引力影響的一個相對靜止的點)。所以肉眼是看不到的。

動圖改編自原書封面














2024年5月19日 星期日

考太空人竟要設計越獄計畫!?《宇宙飛行》讀後感

出版日期:2015/1

本書作者:若田光一

本書重點:第一位日籍太空站站長若田光一。透過127張珍貴的照片與63個問答,述說宇宙與人類的關係。

前言:這本是我的「太空梭」書籍初體驗。自己非常喜歡太空梭,在網路上也查了很多資料。如今能藉由此書,從一位太空人的親身經歷中,更了解太空梭的相關訊息。此書以提問的方式,介紹了宇宙、飛行員、太空任務、太空中的生活,以及未來的展望。

此動圖改編自原書封面














2024年5月17日 星期五

辣個男人的故事:《登月先鋒》觀後感

上映日期:2018/10/12

影片時長:2小時22分鐘

影片重點:尼爾·阿姆斯壯的故事。從阿姆斯壯(尼爾)進入NASA參與雙子星計畫開始,一直講述到阿波羅計畫時他被選為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的指揮官,並順利返回地球的故事。

前言:美國與蘇聯的一場太空競賽前期,蘇聯不斷領先美國。直到雙子座計畫成功完成太空對接。並於阿波羅計畫中,直接完成了截自今天為止,無人能超越的太空任務中的天花板─載人登月。

農神五號發射畫面,超級壯觀。

影片截自電影畫面







2024年5月16日 星期四

等了一年終於拍到了「羚羊三躍星」

觀測日期:2024/5/16

觀測地點:新北市

觀測重點:拍攝「羚羊三躍星」(三台星)及「跳錯的一躍」

前言:三台星在中國星官中屬於太微垣,在西方星座中屬於大熊座。三台六星其實是兩兩排列的,所以也可再細分為,上台一、二,中台一、二,以及下台一、二。阿拉伯人認為這三組兩兩排列的星星,很像羚羊跳躍的足跡,下台(第一躍)、中台(第二躍)、上台(第三躍),故又稱「羚羊三躍星」。但是大家在找尋的時候,很容易把旁邊的軒轅三、軒轅四兩顆星(天貓座),也看成其中一躍。後來就把這一躍,稱為「跳錯的一躍」。











































2024年5月15日 星期三

「春季大鐮刀」中的上弦月與火箭殘骸

觀測日期:2024/5/15

觀測地點:新北市

觀測重點:拍攝通過春季大鐮刀(獅子座頭部)的擎天神2號半人馬火箭殘骸。

前言:今天是難得的觀星好天氣。夜空中除了有點亮的上弦月外,幾乎沒有雲。約莫七點天色漸暗。拿起手機查了今晚會飛過頭頂的衛星。除了星鏈外(我目前都還沒有在都市的夜空中看到過星鏈),會有兩個火箭殘骸,一個是長征4號,另一個則是擎天神2號半人馬火箭。火箭殘骸的亮度有時可達零點幾的視星等,可算非常明亮的。今天的兩顆火箭殘骸衛星都剛好會經過月亮。亮度較暗的長征4號完全找不到。還好,在一陣稍微慌亂的夜景曝光模式下,拍到了擎天神2號半人馬火箭殘骸短短的移動軌跡。今天的月亮剛好在獅子座的頭部,春季大鐮刀的裡面,顯得格外微妙。











































Stellarium上擎天神2號半人馬火箭殘骸的飛行模擬。從畫面右下角往左上方飛去,剛好經過軒轅十。這個火箭曾經裝載了國防衛星通訊系統3號(DSCS 3-11)。此乃一系列的通信衛星。

影片截自Stellarium網頁版畫面,影片速度為2倍速。










2024年5月9日 星期四

抬頭仰望載著全新組員的國際太空站

觀測日期:2024/5/9

觀測地點:新北市

觀測重點:國際太空站

前言:三月時觀賞了天龍號Crew 8的四名太空人和聯盟號MS-25的三名太空人飛往國際太空站。接連好幾天多雲下雨的天氣,今天晚上終於有機會看見國際太空站從頭頂掠過。





















2024年5月8日 星期三

太空遊戲規則從此改變:Space X 紀錄片《重返太空》觀後感

上映日期:2022/4/7

影片時長:2小時8分鐘

影片重點:伊隆·馬斯克的SpaceX公司,成為首個將美國太空人送回國際太空站的私人商業太空公司。該公司研發重複性使用火箭,大大價低發射成本。太空旅程商業化,也改變了以往的太空遊戲規則。

前言:馬斯克從小的夢想是飛去火星。他投資了三次火箭發射均以失敗收場。在將僅剩最後資金押在了第四次發射。很幸運的,第四次火箭發射,成功進入地球軌道。使他贏得了15億美金的NASA合約。Space X又研發了可重複使用第一節火箭的獵鷹九號和獵鷹重型火箭,大大降低發射成本。與NASA合作的商業載人計畫中,率先成功的將太空人送至國際太空站並安全返回。種種大膽且歷史性的突破,讓大家對太空計畫有了新的期待和夢想。

Space X成為首個讓火箭進入地球軌道的商業公司。第一級火箭順利分離,以及第二級火箭順利關閉引擎。

影片截自紀錄片畫面









重複性使用的第一級火箭會在分離後,調轉方向,重新點火,飛入大氣層,並調整姿態,張開腳架,站立著陸。

影片截自紀錄片畫面









2024年5月4日 星期六

NETFLIX震撼紀錄片:《挑戰者號:最後一程》觀後感

上映日期:2020/9/16

影片時長:一季4集(每集約50分鐘)

影片重點:紀錄一起重大的太空梭事故。從各方人員的角度來描述整件事情的經過,及後續餘波對大家的影響。

前言:太空梭是我最喜愛的太空航具。如此獨特且偉大的太空工程也造就了歷史上一段絢爛的時期─「太空梭時代」。如此光彩且重大的時期,仍然發生了兩起令人心痛的事故。第一起,也是影響最廣泛的事故,正是本紀錄片所記錄的挑戰者號太空梭,機上7位成員全部罹難,其中包括此次被廣為宣傳並報導的首位準備進入太空的平民教師─克里斯塔(Christa)。會有教師參與太空任務的原因簡單來說就是因為NASA想刷存在感。當時政府認為太空梭任務的報導及消息逐漸淡出人民的生活,漸漸不被大眾關注。於是宣布將要選出一位適合的老師來參與飛行任務。此消息一出,全國沸騰。太空梭任務又再次登上新聞頭版,博取大眾眼球。此起事故的發生,簡言之,就是NASA為了要趕上已簽訂的大量發射期程,而選擇忽略太空梭固體推進器製造商所提出的停飛建議。建議停飛是因為固體推進器內的O型環橡皮圈屢次受損。發射窗口期間正逢低溫來襲。O型環橡皮圈遇上低溫,更會彈性疲乏,導致斷裂。固體推進器的燃燒將因此外洩,引發爆炸。

1986年1月28日,挑戰者號於升空74秒後發生毀滅性的爆炸。天空中因火箭爆裂四散而形成了詭異的噴流雲。

影片截自The New York Times YouTube頻道











橡皮O型環損壞造成推進器破裂後,燃料流洩出一條明顯的火焰流。

影片截自紀錄片畫面








2024年5月3日 星期五

嫦娥奔月:嫦娥六號到月球背面挖呀挖呀挖

發射日期:2024/5/3

發射地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

發射重點:長征五號搭載「嫦娥六號」探月艇發射至月球背面取樣。

前言:此次任務將是人類首次進行月球背面採樣並帶回。運載的火箭長征五號,俗稱「胖五」,因為火箭的直徑相較其他長征系列火箭來說胖了一圈。當然載賀能力也強上許多。天宮太空站的三個艙段皆是胖五的功勞。

長征五號有四個助推器,發射時噴出的火焰看起來有四道,猛烈無比。 

影片截自SciNews YouTube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