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日期:2022/5/18
影片時長:五集,每集約30分鐘。
影片重點:紀念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著陸火星一週年而拍攝的大型科學紀錄片。記錄中國探測火星天問一號的任務全過程及重大成就。
前言:五集的紀錄片為《出發》、《征途》、《環繞》、《著陸》、《巡視》。分別講述了天問一號探測任務的幾個重大階段。中國是第一個以一次任務就完成繞軌、著陸和探巡三件事的國家。這三件事情,任一件成功都能載入太空史的。中國竟一次插了三面旗,實力不容小覷。片中花了一集的時間講述長征五號的研發。作為中國的重型運載火箭,腰圍比其他長征系列粗上一圈,樣子白胖可愛,所以也被暱稱為「胖五」。除了天問一號外,後續的嫦娥探月任務,中國天宮空間站任務,也全都是胖五的功勞。天問一號身上帶了三個分離自拍器,兩個在繞軌器上面,一個則在祝融號身上。三個分離式相機為此次任務拍下了驚喜又經典的照片。
搭載天問一號的長征五號遙四火箭發射升空。中途助推器分離、整流罩開啟、天問一號順利分離。
影片截自SciNews YouTube頻道 |
天問一號飛行時,拋出第一個分離相機。相機一邊旋轉,一邊快速拍照,並用wifi將資料傳回飛行器。
影片截自紀錄片畫面 |
接下來是緊張刺激的著陸片段。只要一個環節出錯,就謝謝不連絡了。
天問一號進入艙成功打開降落。大底部拋開,攝影機拍攝到逐漸接近火星地面。
影片截自紀錄片畫面 |
進入艙背罩和降落傘與著陸器成功分離。並成功登陸。
影片截自紀錄片畫面 |
火星車祝融號順利駛下著陸器平台,並拍了一張環景照。
影片截自紀錄片畫面 |
祝融號在不遠處,放下第二顆自拍器,自己站到C位,與著陸器來了一張合照。這完全解鎖了一張全新的探測器自拍視角。如此畫面讓人看了真是非常驚喜。
影片截自紀錄片畫面 |
隨著火星車的移動,視線中也看到了降落時分離的同梯好友,背罩與降落傘。完成任務的它們已安歇在這片寧靜的的紅壤上。
影片截自紀錄片畫面 |
祝融號的兩個後輪車軸上,印有中文的「中」字。祝融號只要行駛,就會在火星土壤上留下兩排印有中字的轍。設計的原因不只是為了瘋狂蓋印,到此一遊而已。而是藉由中字的間距來判斷車輪是否空轉或打滑。另外,也因為設計者老家在河南。河南古稱中州,是中原所在。「中」也是是河南方言代表性詞語之一。
影片截自紀錄片畫面 |
最後一顆自拍器於繞軌器環繞火星軌道時彈出拍照。拍下了人類第一張火星探測器與火星的合影。
影片截自紀錄片畫面 |
心得:從長征五號「歸零」(打掉重練的概念)找出設計錯誤。一直到天問一號成功完成繞、落、巡的三重任務。完全看得出中國航空發展的快速、韌性與堅實。後起之秀讓美國嚇到吃手手。相較美蘇太空競賽時的科技發展。目前不管在技術和材料方面都更純熟語多樣。太空任務的成功率也增高。因為地球上沒有辦法完全模擬太空或其他星球的環境。一切可能發生的情形都需要考量進去並事先做好對策。把這些對策如同錦囊般,讓探測器帶出門以備不時之需。比如說,為了防止宇宙射線讓飛行中的天問一號阿達報銷(單粒子反轉,會讓晶片做出錯誤判斷)。天問一號裡面被設計了三顆腦袋(晶片),就算一個腦袋誤判,另外兩顆能投票並反對錯誤指令。祝融號不僅長相可愛,設計更是巧妙。遠在火星,來回通訊將近40分鐘。遇到的很多事情就需要打開錦囊自主判斷,並分析有效的解決方案。這次的任務又是自拍又是蓋滾輪印,整個打卡值拉滿。這些設計中的驚喜,讓航天任務更親民,更獲得大眾喜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